平衡增长将继续向好,实现数量和质量并重。湖

日期:2025-10-25 11:05 浏览:

武汉二环路北洋桥西路至二七长江大桥路段鸟瞰图。长约2公里的二环高架桥连接罗家港立交、和平大道立交桥、二七长江大桥临江大道上下匝道。它与桥下的罗家港河和跨江桥梁编织成立体的城市交通网络,奏响城市发展的磅礴乐章。 (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西勇 摄)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慧敏 10月21日,湖北省统计局、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我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875.62亿元,同比连续预振增长6.0%。 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.2和0.3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出0.8个百分点。保持好于同期、高于全国的竞争态势,主要省份领先,中部地区领先。交出了一张“经济大省先行先试”的好单,为支点建设“一年再开新局”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开发诚信度显着提升 “三驾马车”继续奔跑 经济大省是稳定国家经济基础的“压舱石”,是拉动经济增长的“火车头”。今年以来,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,湖北坚定信心、坚定决心,积极应对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,实现重点领域均衡发展,发展整体性显着提升。 “三驾马车”继续奔跑—— 看着投资方面,前三季度,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.5%,高出全国7个百分点。其中,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.7%。剔除房地产开发,增速高达11.2%,体现了湖北发展市场主体的信心。 从消费看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.2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.7个百分点。 看看当天的贸易情况,这一点更加引人注目。进出口总额创历史同期新高,达6176.9亿元,同比增长25.3%,远高于全国水平21.3个百分点。 重点领域表现突出—— 作为稳定增长的基础,湖北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7%,高于全国1.5个百分点。十大主要产业全部实现汽车、电子、电气、化工、有色等行业均呈现两位数增长,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70%。 被誉为制造业“智慧大脑”和“飞翔的翅膀”的服务业正在携手前行。 1-8月份,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732.36亿元,增长12.3%,增速高于全国4.6个百分点。 10大产业全部实现增长。其中,多式联运及运输代理业、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 区域发展既定,共同前行—— 汉湘彝“金三角”的经济一体化带动了城市和州的竞争发展。 17个城市中其中,GDP、工业、投资、零售社会增速均高于或等于全省平均水平,分别达到15、15、9。区域协调、城乡一体化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,有效结合了全省发展的基础。 发展动力加速转型 行业正走向“高”消费、走向“新” 数量增加,质量提高。湖北抢抓机遇、攻坚克难,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,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,带动工业向“高”迈、消费向“新”、出口向“强”。发展势头加快,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。 创新集团持续发力,驱动行业攀“更高”—— 前三季度,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.3%,快于全部投资1.8个百分点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(1-8月)增长8.9%,比上年同期加快0.9个百分点。 全国首创天地一体化智能卫星遥感系统、全球最快磁悬浮技术、全国首个胶体量子点点点,在全国首个原子合同成交额中,同比增长18.7%,比上半年加快8.1个百分点。从脑机接口到量子产业,从高端芯片到人工智能,一系列前沿技术正在湖北快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,重塑湖北产业格局。 岚图汽车用途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,使新车生产准备周期缩短至少20%,降低工艺设计成本15%以上,提高新产品质量10%以上。前三季度,岚图汽车累计交付汽车96992辆,同比增长85%。 朗逸的自主导航系统让仿人机器人“丢掉遥控器”,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奔跑、避障、自主,以零碰撞的方式完成比赛。在仿人机器人领域,我省已聚集了90多家先行企业和近千家相关企业。从简单的跑、跳,到跳舞、打太极拳,不少“湖北造”人形机器人“诞生”不到一年就“亮相”。 目前,全省有千亿级产业19个。今年五支柱产业全部大工业预计将达到万亿水平,六大有用产业预计将突破5000亿水平。前三季度,高技术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.5%和10.9%。锂离子电池、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手机、集成电路晶圆、光电器件等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 新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还体现在需求侧。 计算机及其零部件、集成电路、锂离子电池成为出口主力,增速分别达到20.7%、35.2%和1.2倍,拉动整体出口增长4.5个百分点。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现代医学组成的新“三新事物”濒临毁灭。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,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—— 乌哈市青山江滩n、工业用地改造成生态公园,不时吸引游客驻足休息;在宜昌,“长江三峡1号”纯电动游轮载着游客,在长江上平稳航行;天门服装电子商城里,随着主播蒋子方的密码,他身后电子屏上的订单数实时跳动…… 前三个时期,湖北正走向“创新”,加快打造新的消费高地,带动消费市场更加活跃。直播、即时配送等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,带动限制类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7.2%。限制类智能家电、音视频设备、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33.5%和19.9%。 发展潜力将持续增强 企业对湖北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发展 经济顶住压力、平稳前行,离不开积极精准的宏观经济政策。 今年以来,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致力于加快打造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,深入推进实施“七大战略”和“稳增长、避风险、保民生、深化改革、发展开放、促变革、经济发展、改革发展”一系列行动。 转变发展方式,经济发展改革。 展望四季度,我省积极因素仍在积聚,发展后劲不断增强。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竞争。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我省同比增长8.3%。从美的二期到亿纬锂能增发百亿,从中部先进算力集群到长飞武汉先进基地,随着一批产业项目的加速落地,一条“三管齐下”的产业曲线正在湖北开启。四季度我省计划开工项目中,工业项目占62.5%,将有力推动“5102020”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。 企业扩能提素质,为高质量发展凝​​聚力量。前三季度,全省新增工业企业1670家,产值增长2.3倍,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2.0个百分点。 “近而远”营商环境提升经营主体不断扩大,质量不断提升。 经济周期运行更加顺畅,货物、人员、资金等要素流动加快。铁路、民航、公路货运量分别增长26.9%、9.4%和8.1%。 9月末,各项贷款余额增长7.5%,比年初增加6374.82亿元。其中,三项信用贷款突破千亿元,达到1230.88亿元。 “这些充分说明湖北的发展更加具有整体性、支撑性、内生性、包容性,企业对湖北的发展充满信心。”省统计局表示,下一阶段,他们将坚定信心,发挥带头作用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针对形势变化寻找解决办法。主动作为,抢抓改革机遇,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确定性发展,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,交出“一年开新局”的支点答卷、发挥引领作用的经济大省发展答卷、“十四五”期末的历史答卷。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